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發展形勢
2018/9/24 | 來自: admin2018年,我國汽車市場的增長態勢面臨著嚴峻挑戰,整車廠和經銷商要根據汽車市場的發展狀況及時調整戰略,提前布局。
近期,我們以“區域汽車市場及消費者特征”為主題,從我國各區域汽車銷量、消費者購車偏好、汽車售后保養渠道等幾方面,解析了我國汽車市場的新動態。各廠商與經銷商應針對不同的區域進行產品差異化營銷,結合線上線下多元化的渠道推廣,通過數字化重塑消費者體驗之道,解決消費者痛點。
低速發展新常態,華南區成最后“增量市場”
市場增長
汽車市場經歷了過去長期的雙位數增長之后,2017年開始進入低速增長。相比以往,“金九銀十”的火爆銷售場面已不復存在?,F已進入2018年第四季度的中期,目前中國汽車市場的增長態勢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雖然截至2018年9月,中國乘用車市場保有量約2.3億。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
區域差異
縱觀區域市場,南北部發展趨勢存在顯著差異。就目前發展形勢來說,南方優于北方,東部好于西部。
華南地區坐擁人口凈流入、人均可支配收入較高等諸多優勢,相對其它區域保持較高增長。2018年前九個月華南區增量同比增速為4.3%,其增量主要來源于廣東與廣西兩個省份,其中廣東省表現尤為突出,同比增速為7%。西南區域的市場增量主要來源于重慶市。華中區的三個省份銷量比較平穩,同時是各品牌混戰的市場,未來必將成為各家搶占的對象。
新能源汽車
在全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表現上,新車銷量雖呈現快速增長態勢,但區域發展并不均衡,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以及中西部三個區域。
尼爾森研究顯示,中國消費者對新技術的接受程度較高,46%的用戶愿意接受油電混動車,23%的用戶愿意接受插電式混動車。對自動駕駛的興趣程度也較高,超八成的用戶愿意嘗試無人駕駛汽車。
最看重安全與舒適,購車渠道多元化
關注重點
全國消費者購車關注因素在區域上有一定的差異,但整體來看,安全性(44%)舒適性(34%)與質量(31%)是消費者最為看重的因素。
購車渠道
從購車的消費渠道來看,除了4S店,其它的購車渠道也呈現出一定的漲幅。這說明,在未來購車時,消費者對渠道的選擇方式呈現多元化態勢。
其中,汽車專業媒體網站和廠商官方支持的網上商城獲得了較高的消費者信賴度,在未來的購車過程當中,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購車渠道將會得到更多青睞。
對于同樣的渠道,不同區域之間對其接受程度也呈現著一些差別。
南方地區的消費者更加信任官網支持的網上商城;而北方則更加偏好傳統的或者信譽高的電商。在西部地區,消費者依然傾向于選擇綜合汽車超市,發展步伐明顯落后于東南沿海地區。華東地區消費者更加偏好汽車垂直類的媒體。
付款方式
購車付款方式的革新也尤為值得關注。隨著數字化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全款購車的消費者數量逐漸減少,選擇貸款方式購車的比例在逐漸增加(30%),此現象于年輕消費者上體現最為明顯。這樣的群體具有提前消費的意識及較強的金融理財意識。
此外,很多廠商通過低息或無息貸款的手段進行變相促銷,以刺激更多消費者選擇貸款購車的方式。
維修保養望省心透明,售后渠道線上下一體化
消費痛點
消費者在車輛日常使用過程中仍舊存在很多痛點,其中,對廠商經銷商無法第一時間提供有效的服務(70%)及不能準確地把握車輛保養、維修內容和時間點(30%)這兩個問題的不滿度高居榜首。
從維修保養渠道的選擇來看,消費者對于4S店的黏性逐漸下降,尤其在出保之后,很大比例的人群會考慮使用其他途徑。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4S店無法滿足其預期的消費體驗。對于西部地區,此現象尤為明顯。
線上線下結合
不同的地區對維修保養渠道偏好差異較大。在華北地區,較大比例的消費者依舊青睞于傳統4S店的售后維修,東北地區更關注一站式體驗服務,而華東地區對價格透明合理性給予更多考量。但在華南地區,消費者則更傾向于選擇第三方的維修保養平臺。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希望將線上的預定、訂購與線下維修的過程進行結合。線上預約,線下取車等數字化的經營模式,也在逐漸影響著消費者的體驗過程。
60%的車主希望自己的車輛使用年限是在4-6年左右,過半的車主希望二手車的殘值(汽車使用幾年后殘余的價值)在30-50%左右。對于渠道來說,消費者表示未來會愿意使用線上二手車交易平臺以及二手車交易市場。
新能源的挑戰
隨著新能源市場的快速發展,新能源的售后服務也正式邁入2.0時代,而目前售后維修網點少、電池的檢查、置換以及回收成為消費者關注的首要問題。
總結
隨著汽車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未來的增量市場將成為各車企的必爭之地。
鑒于各區域市場與消費特征差異明顯,建議各廠商與經銷商針對不同的區域進行產品差異化營銷,結合線上線下多元化的渠道推廣,通過數字化重塑消費者體驗之道,解決消費者痛點。
中國消費者對新技術的接受度較高,新能源與自動駕駛等技術或將成為汽車市場新的增長點,而建立完善的新能源銷售以及售后體系,汽車殘值評估標準等也將成為市場面臨的主要課題。